五一假期,深江铁路项目施工现场依然是一派繁忙景象,图为工人在进行钢筋绑扎。
五一假期,我市多个重大交通工程不打烊,建设者们坚守岗位、干劲十足,以江门抢抓“大桥经济”历史机遇先锋者的奋进姿态,抢进度、保质量,确保项目按工期节点顺利推进。
五一小长假,旅客们享受侨乡美丽风景的同时,深江铁路项目建设却是一番别样劳动美,中铁二十五局的建设者坚守岗位,现场依旧忙碌,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中铁二十五局承担12标施工任务。在虎跳门水道附近,施工现场110多台(套)设备马力全开,机器轰鸣声在江面回荡,600余名建设者在4个工区分工合作,材料运输、钢筋加工、混凝土浇筑、测量把关,一片如火如荼的大干景象。
走进重点工程跨虎跳门水道特大桥,2座主墩共36根桩基础穿入江水与水底岩层联结为一体,沉稳姿态背后是建设者500多个日夜的辛勤付出。“18号主墩承台水下施工水头差达35米,开挖量比较大,又紧挨既有中阳高速公路,无法采用水下爆破方法,国内尚无类似案例。”项目一工区负责人胡金石说道。
在施工现场,主塔双壁钢围堰下水的准备工作正紧锣密鼓展开,预计5月中旬第一个围堰即将下水,意味着主塔施工由水下施工转向水上施工,建设者“智”取难关,围绕课题攻关推动施工进度往前赶。全路火车头奖章获得者、项目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牵头人冯海强带着技术团队讨论技术难题,他介绍:“水下难题解决后,水上难题还得继续攻坚,特别是主桥上部结构采用钢桁加劲-部分包覆混凝土组合梁,这种首次应用的结构形式新颖,为空腹式组合梁体,有助于提高桥梁抗风抗震能力。”
目前,该项目桩基础完成2668根,完成超六成,墩身完成201根,完成近五成。
深江铁路项目建成后,广东省沿海高铁主通道由此全线拉通,可直接带动粤东粤西与珠三角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深圳前海自贸片区与广州南沙自贸片区可实现半小时高铁互联互通,对进一步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促进珠三角西部片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黄茅海海域,1000余名建设者正向着通车目标冲刺,用劳动成就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加速融合的光荣和梦想,奋力跑出“黄茅海速度”。
在路面施工现场,黄茅海跨海通道保利长大T10标试验室主任陈朝庭正忙着测量沥青面层芯样,“我们未摊铺的路面大概在30几度,为了保障钢桥面路面摊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我们采用了环氧沥青,和普通沥青相比,韧劲更足、粘黏性更强,但是环氧混合料温度达到170度,施工现场还是非常热的。”五一假期期间,陈朝庭和他的试验团队仍然忙碌,白天奔波在工地,做沥青原材试验、比选材料级配、不同沥青混合料的级配分析;晚上挑灯夜战、查阅资料,学习施工工艺、规范、规程,学习其他项目经验。
陈朝庭担任过包茂高速、潮惠高速、仁新高速、仁博高速、开阳高速、阳茂高速、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等多个国家重点、难点工程项目的试验室主任职务。几年下来,他已成为公路工程试验方面的专家,
“传统的钢桥面铺装通常用环氧富锌漆作为防腐层,环氧树脂粘结剂作为粘结层,耐高温性能较低结构易被破坏。我们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试验数据的前提下,与公司研发团队研发了一种防腐性能优异的钢桥面复合结构专利,兼具防水、防腐以及耐高温的钢桥面涂布防护层。”说到研发成绩,陈朝庭显得有些自豪,“希望我们团队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国内项目降低成本、提质增效,这是最有意义的。”
目前,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已完成85%的建设任务,五座“海上小蛮腰”主塔已封顶,中引桥钢箱梁已于1月15日完成架设,高栏港大桥已于3月20日合龙。下一步将有序推进黄茅海大桥合龙、路面施工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