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看到,为了保证站台层节点的顺利完工,现场仍有216名工人在进行施工作业,他们坚守岗位、各司其职,抱着不完成任务绝不返乡的心态来守节点、保进度。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建设现场。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谷亚光 摄
龙年新气象,奋进正当时。2月2日,由中国记协、中国行业报协组织的央媒和行业类媒体“新春走基层”采访组来到北京城市副中心,见证了由中铁建设集团承建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01标段站房核心区站台层主体结构的顺利完工。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核心区,西起北运河东岸,东至东六环外路县故城遗址区,北起京哈铁路南侧路,南至杨坨中路、杨坨一街,实施范围约61公顷,地下建筑面积128万平方米,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京唐城际铁路和城际铁路联络线线车站、接驳场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公共服务空间、市政配套等6部分。项目于2019年11月30日开工,预计2024年底主体工程完工,2025年具备通车条件。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为地下三层,分别为进站层、候车层和站台层,规模约128万平方米,站台规模8台14线米,是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超大、超宽、超深是这座地下工程的显著特点。“我们采用了同类工程罕见的盖挖逆作法施工工艺,在完成桩基、地连墙、桩柱一体化施工后,先进行顶板施工,逐层向下开挖。随着逆作法施工区域的全面完工,工程将正式转入设备安装和装饰装修施工阶段。”中铁建设项目负责人孟啸介绍。
据了解,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站台层平均深度达37.5米,底板厚度在1.8米到6.6米之间,为了实现底板对上部结构的支撑,中铁建设项目团队在立柱底部创新设计了大截面环梁,环梁高4米,钢筋含量为650公斤/平方米。安装过程中,项目团队应用BIM技术对钢筋翻样、加工、连接、安装各个环节进行精细化设计,将每一根钢筋的长度、高度、角度误差控制在0.5毫米以内,保障了整体支撑体系的坚实稳定。截至目前,项目团队已将超过6万吨的“钢筋铁骨”,植入到平均深度37.5米的地下。
由于该工程站台层底板存在超厚、超大的特点,混凝土浇筑方量达8.6万立方米,对浇筑速度及成形质量要求极高,项目部在候车层提前预留好浇筑洞口,创新设计了泵管自卸的混凝土浇筑方式,将混凝土快速从地下二层引到地下三层进行浇筑,浇筑速度从原来的每小时70立方米提升至每小时超过200立方米,实现了浇筑效率翻倍。
在主体结构站台层顺利完工的同时,主体结构进站层也稳步推进,89根钢管柱已全部安装完成,在枢纽工程最大采光井处,4根直径1.6米的钢管柱从37.5米的地下拔地而起,高支模架体搭设等施工作业同步开展。
目前,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主体工程土方完成至90%、结构完成至85%,多处结构实现封顶,首片京帆屋盖钢结构亮相,各施工标段陆续转入二次结构、设备安装等施工。“再有将近3个月的时间,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站房核心区将实现主体结构封顶。”据中铁建设项目总工程师戎树伟介绍。
2023年度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48.78亿元,占年度计划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的108%,其中建安投资约46.06亿元,占年度计划建安投资44亿元的104.7%,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再创年度投资历史新高。“我们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践行副中心站枢纽工程安全、便捷、绿色、数字、人文、活力高质量建设的理念,确保整体施工安全可靠、设计功能高效达成、环境社区持续发展、施工管理样板示范。”京投所属枢纽建设公司副总经理吕高峰说。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地下枢纽集成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接驳场站、公共服务空间、市政配套设施等功能于一体。地上将建设城市综合体,涵盖办公、商业、公寓、酒店、市民广场等多种形态,实现地下枢纽、地上城市,创新构建TOD生态圈。枢纽工程将在2024年全面完成主体结构设备及装饰装修施工,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支点,正式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将在三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北京副中心枢纽集成2条城际铁路、3条地铁线小时京津冀都市圈交通,15分钟直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5分钟直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30分钟到达核心区的交通高效衔接。
二是完善北京市客运枢纽格局。北京副中心站枢纽是北京东部地区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通过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体系,提升城市副中心对津、冀地区及北京东部区域的交通辐射能力,进一步发挥城市副中心的交通枢纽门户作用,完善北京市客运枢纽格局。
三是形成“站城融合”的城市综合体。北京副中心枢纽基于“站城融合”的理念,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建筑规模128万平方米,地上商业、办公、酒店等综合建筑规模139万平方米,实现交通功能与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高效耦合,将成为副中心未来的交通中心、首都北京新门户、副中心的活力核心。
“北京副中心站枢纽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和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标志性工程。”吕高峰认为,“枢纽铁路主站房核心区东区地下3层筏板顺利实现封底,是又一个枢纽工程建设者以大国工匠精神高质量建设的鲜活案例。”
马上就要过春节了,大部分工程技术人员已经放假回家过年。记者看到,为了保证站台层节点的顺利完工,现场仍有216名工人在进行施工作业,他们坚守岗位、各司其职,抱着不完成任务绝不返乡的心态来守节点、保进度。项目部也很重视工人的生活保障问题,专门为工人建立了农民工工资专户,通过现场实名制考勤记录,每月按时按点为工人发放工资。
冯悦海是中铁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安全总监,家在天津。“小时候,在我心中,从天津到北京就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的建设对冯悦海有着特殊的意义,以前父亲在北京上班,他和母亲从天津来北京看望父亲,要转大巴再转绿皮火车,耗费大半天的时间。近几年,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北京到天津之间开通了高铁,也新建了高速,现在冯悦海从北京1个多小时就能到家了,而这个时间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站建成后将缩减至1小时以内,线小时京津冀都市圈交通。
京公网安备 593号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管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中 国 发 展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