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 K1体育K1 K1体育近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站前商务区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桥梁工程钢箱梁完成首次吊装。
作为桥梁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控制性节点,此次钢箱梁首吊,不仅是高架桥梁工程建设的里程碑,更是T5站前商务区综合交通系统形成的最为关键的工序之一,为机场三期场外配套工程如期完工奠定了基础。
随着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建设不断推进,这个航站楼体量位居中西部第一,西北民航史上规模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当下,三期工程又进展到什么阶段?
到2030年,满足年旅客吐量83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万吨、飞机起降59.5万架次的需求,概算投资批复469.29亿元,占地11992.5亩、主体航站楼建筑面积约达70万㎡……
一系列数以万计的数据,描绘着西安咸阳机场三期工程的蓝图,“大”成为大众对此工程的第一印象。
东航站楼主体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由主体向外伸展的六条指廊、层叠立体的GTC综合交通枢纽以及贯穿于其间联通各处的交通线路组成。
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将现北跑道改造为平行滑行道,在其北侧新建北一、北二跑道;在现南跑道南侧新建南二跑道;新建70万平方米的东航站楼,115个机位的站坪,35万平方米的综合交通中心及停车楼。
而今年,作为机场三期工程建设的关键之年,飞行区南站坪扩建4月底移交股份公司使用,5月底西货运机坪及隔离机位达到竣工验收条件。
T5航站楼主体、综合交通枢纽(GTC)、南工作区等等,均在同步建设中,随着各个分工程不断完成节点性、控制性工序,这个大工程正在从图纸变成现实,呈现在我们面前。
自2021年7月22日项目动工以来,从土方开挖到桩基施工再到主体封顶,东航站楼的建设一直保持着十分高效的建设速度。
今年4月30日航站楼工程冲出正负零,这意味着T5地下结构建设已经完工,东航站楼工程正式进入大规模地上结构施工阶段。
与此同时,截止这一时间,部分区段地面一层结构已开始施工,北三指廊主体结构也已经全部封顶。T5站台封顶,综合交通枢纽桥梁部分正进行箱梁搭设,整体工程均步入建设正轨。
到了6月29日,三期扩建工程东航站楼混凝土主体结构提前一个月实现封顶,为后续钢结构、幕墙等施工创造了良好条件。
本次“首吊”顺利完成,标志着屋盖钢结构施工进入关键攻坚阶段,为金属屋面工程、幕墙工程施工提供了作业条件,将推动项目多专业穿插施工,为年内冲刺航站楼封顶、达成闭水目标,提前展现“长安盛殿,丝路新港”的宏大面貌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9月3日,跨越西安咸阳机场西联络道进出场高速公路3处航油管道桁架吊装工程完成;9月24日,南工作区公安、联检业务用房提前一周实现主体封顶;9月26日,1#能源站项目锅炉房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连接T5航站楼和卫星厅之间的重要预留通道——空侧捷运系统,在8月18日,盾构区间双线顺利贯通。
按照总体工期安排,11月15日前将计划完成南指廊、北三指廊混凝土主体结构施工;航站区工程年底前完成钢结构总工程量的75%。
GTC及轨道预留工程是三期扩建工程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也是西北最大的陆侧交通枢纽建筑,集旅客换乘中心、南北停车楼、站前高架、地面道路、地下通道,南北咽喉段轨道预留工程为一体,融合了地铁、城际、高铁、出租车、大巴车、私家车等多种交通方式,其中包括地铁12、14、17号线,两台四线城际线路及两台四线高铁线路,是西安咸阳机场国际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
9月9日,GTC及轨道预留项目施工总承包项目-交通工程钢箱梁首次吊装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桥梁工程全面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这是桥梁工程的一个重大里程碑节点。
9月29日,GTC及轨道预留项目冲出“正负零”,完成地下主体施工内容,全面进入地上主体施工阶段。
GTC及轨道预留项目建成投运后,将实现无缝连接地铁、城铁、高铁、公路、机场内部捷运、地下管廊系统等,有效带动人流、交通等生产要素高效聚集。
如果驾车到达机场,可将车停放在新的智慧停车场内,车辆在停车场入口,便会由停车辅助机器人将车移动到相应位置。取车时,车主只需在停车场出口接车即可。如果乘坐公共交通,则可在综合交通枢纽实现地铁、高铁、大巴车等交通方式的快速换乘。
按照工程安排,三期扩建项目计划2025年12月竣工。届时,能够承载更大客流、货流吞吐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将以更大的规模呈现在我们面前,参与到市民旅客的每次出行,有效缓解现有航站楼运行压力,全面提升西安机场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和运行效率,有力支撑联通全国、辐射全球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建设。
作为西北民航发展史上最大的单体建设项目,东航站楼建成投运后,可以预见其对加快西安乃至陕西对外开放,经济发展方面的带来的重要影响。
而为充分释放航空枢纽的发展潜力,在T5航站楼东侧,规划了总规划面积4.63平方公里站前商务区,建设市政基础设施,聚集商贸、酒店、总部办公、高端服务等业态。
市政基础设施项目上,主要包含15条地面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地下环路、景观绿化及管线迁改工程等。
项目建成后,由进场高架及离场高架共同组成连通机场高速及机场航站楼的环向道路,同时设置三条上下匝道与地面道路串联实现快速转换,15条地面道路构成商务区核心骨架路网,形成高效快捷的地面交通系统。
地下环路系统首尾相连形成闭合环路,设置“四进四出”的出入口匝道衔接地面市政道路来引导外围车辆进出,为T5航站楼提供外围上中下立体式交通配套服务,提高整个商务区路网对外运行效率。
9月21日,站前商务区市政基础设施项目首架钢箱梁吊装顺利完成,为机场三期场外配套工程如期完工奠定了基础。
商务配套上,已经形成了涉及综合商务区6个重点地块,总用地约341.6亩的设计方案。其中,地上55.6万㎡、地下45.1万㎡,定位以国际眼光、世界标准,融合西安人文、空港特色,研究规划地块的功能布局、交通组织、品质配套、景观设计等内容。
因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故方案构思巧妙选取“在地向天”作为整体概念。在如何处理“天”与“地”、“疏”与“密”、“有”与“无”的关系上,提出“隐、游、行”三个核心。
秉持中国传统哲学中“象天法地”的理念,区域中部核心建筑隐万千气象于一片绿谷之下,通过大地景观的建筑形式建立其主从关系。
机场东侧道路两旁设计的航空体验馆、顺陵博物馆为这组建筑的次中心,以一圆一环的组合巧妙化解了两条轴线角度不同而带来的矛盾,不仅为旅客提供地标,也形成商业综合体的双核结构。
而中部设置的绿色中庭,取自泾河大峡谷之意,寓意泽被大地,联系起T5航站楼及东侧的顺陵遗址,形成“长谷衔苍璧,流绢缀珠玉”的总体形象。
周边商务区通过方正体量承接航站楼的巨大体量,与中部核心建筑共同营造和谐的街道景观与高品质的商务办公环境。
设计打破传统航站楼前商务区的功能配置,充分发挥西安人文底蕴,形成可分可合的灵活布局及层次丰富的城市界面。
其中以自然与人文螺旋交织的中央峡谷作为贯穿始终的快速通廊,其中设置多个以自然元素——绿谷下峪、林、河、谷、瀑等为主题的空间节点,并在其中融入包括全息投影、VR体验、天幕展示等现代化科技手段,打造沉浸式的场景体验。
主题中庭,铺陈以各朝代为主题的博物馆,串联起商业动线,以周朝为伊始,引导游客穿越十三朝,地块尽头的“航空体验馆”,用空间讲述时间,实现了历史、艺术与现代商业完美结合。
将机场配套的商务办公、公寓、酒店等功能围绕中轴布局在A 、B 、E、 F地块,形成综合商务区起伏灵动的街道空间。极富辨识度的城市商业界面,与街区内部富有活力的休闲服务界面,构建出层次丰富的视觉形象。
作为T5商务区的核心地块以及航站楼的重点配套服务区,设计充分考虑可达性及便捷性,在地块内部以连桥、通廊构建高效的循环动线。
对外以立体多首层设计无缝换乘公共交通及快捷系统,承接疏散机场客流的同时,为出行的游客提供便捷的通道。
具体来看,设计针对不同类型的车辆分层规划路线及接驳疏散点,为游客的抵达和离开提供便捷的换乘可能。
在地下一层引入PRT个人快速运输系统,完善区域与GTC地面交通中心系统及公交枢纽的对接。
结合大巴枢纽,设置城市值机厅,便于游客弹性安排游览购物时间。而贯穿东西的中央峡谷,可以快速直达各类服务空间或抵达顺陵遗址公园,全方位提升游客在“城市候机楼”中的体验。
在西安的航空枢纽,对外窗口,当这片站前商务区建成之时,将为往来旅客带来一日千年的时空交融体验,为西安构筑全新的地标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