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设施,是保障城市安全有序运行的必备硬件,也是展示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载体。在本报舆论监督热线”的留言中,部分交通设施问题让市民出行无规可遵、无据可依。
“出门遵守交通规则是基本常识,而规则来源于道路上无处不在的设施。一些交通设施设置不规范或者失修,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一位市民接受采访时表示,“交通设施是交通规则的外在表现,代表的是必须严格遵循的制度和权威。希望相关部门进一步细化管理,让交通规则这一硬杠杠发挥规范交通出行、减少安全隐患的作用。”
道路标线是道路基础设施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画”在地上的交通规则。近日,我市部分道路标线施划不合理、褪色模糊等问题是本报舆论监督热线”的投诉热点之一。
“栈桥风景区是著名的旅游景点,太平路上一条斑马线的一头竟然正对着花坛,让人匪夷所思。”市民戴先生反映。9月9日,记者前往栈桥附近探访,戴先生所说的斑马线位于太平路、郯城路路口西侧,路口南侧靠海的位置就是栈桥海水浴场。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段太平路的南侧人行道高出车行道一米左右,为了方便行人过马路,有关部门在这段人行道上设置了三处台阶,其中一处台阶对着太平路、郯城路路口。正如戴先生反映的那样,太平路、郯城路路口西侧的斑马线没有对接台阶,反而指向了台阶西侧的花坛。行人过马路时不能沿着斑马线直行,只能拐弯上台阶。
太平路、郯城路路口距离青岛站不远,在此过马路的市民、游客不少,对于人行横道的走向,不少人感觉不规范。戴先生告诉记者,针对斑马线正对花坛的问题,他曾经联系过有关部门,问题却迟迟没有得到解决。“投诉后,我接到过反馈电话。电话中,工作人员表示将向上级反映此问题,但事情一直没有解决。”戴先生说。
记者在青岛火车站周边转了转发现,中山路、湖北路路口和中山路、广西路路口还存在斑马线褪色模糊的问题。
平度市胜利路88号附近斑马线褪色模糊的问题也被市民投诉。记者在现场看到,位于道路中间位置的人行横道标线几乎被磨损干净。“由于日晒雨淋、长期碾压,这条路的斑马线磨得看不清了,过往车辆看不到标线,通过时不会减速,行人看不到标线就直接横穿马路。希望有关部门实地查看,尽快重新施划人行横道标线,确保交通安全。”市民潘女士说。
学校、景点、居民区周边道路设置减速带,以便机动车主动降低车速,保证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安全。有网友通过“直通12345”平台反映,崂山区海大路与新源路路口周边有5条减速带破损缺失,过路的机动车疾驰而过,存在交通安全隐患。
近日,记者实地探访看到,4条减速带位于海大路上,另一条位于新源路北侧(近海大路)。5条减速带无一完好,个别减速带只剩下不足一半的宽度。“私家车、大货车疾驰而过,根本不减速。”一位学生说,他居住在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南区,每天穿过海大路去上课,虽有信号灯控制车辆,K1体育 k1体育平台 十年品牌但高速行驶的车辆依然让他心有余悸。
海大路北侧是中国海洋大学的教学区,南侧是部分学生的宿舍区。记者看到,海大路的4条减速带可让机动车在校门和宿舍区门前形成长十米的“减速区”,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过马路时的安全。“这些减速带破损好几年了,部分位置甚至冒出了固定螺丝。”市民李先生说,尤其是崂山校区南区北门的一条减速带只剩下了一米,路中间主车道上的减速带已经消失。记者通过百度全景地图查看,2019年3月,上述减速带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损、缺失,至今未进行修复。
记者查阅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2018年发布的《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部分:学校区域》国家标准了解到,学校区域根据需要进入限速路段或限速区域前可采用减速丘、压缩行车道宽等措施,同时应设置相应警示标志和标线。从速度限制和停车管理两个角度入手,规定了学校区域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的设置原则和要求,提升学校区域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从而降低学校区域交通危险性,规范道路交通运行秩序。
“既然相关部门已在学校门前设置了减速带,就应该维护好,否则就失去了设置的意义。”李先生说。
位于市南区宁德路的浩园2号门前也存在减速带破损问题。9月9日,记者在现场看到,位于宁德路南半幅上的减速带已经被过往车辆压得不成样子。靠近路旁人行道的部分还有较为明显的凸起,靠近道路中间黄线的部分已被磨得与地面齐平,几乎起不到减速作用。
“减速带的作用是利用凸起给过往车辆降速,这条减速带既起不到减速作用,又影响美观,怎么就没人及时更换?”一位从浩园2号门前经过的市民表示。
有研究表明,如果减速带设计正确、布置合理,可以使85%的车辆降低10~20公里/小时的速度,事故率可降低60%,事故伤亡人数降低50%到70%。记者看到,该减速带不远处是市南软件园东门,上班族来往密集。“宁德路周边建有高校、写字楼、居民区,车辆众多,适时更新减速带能保障市民出行安全。”一位市民说。
道路交通标识牌、交通信号灯是保证道路畅通、行车安全的重要设施。近日,多位市民拨打本报舆论监督热线反映:部分交通标识牌被树枝遮挡;部分交通信号灯不亮。
“平度市胜利路与扬州路交叉口的一处交通标识牌被茂密的树叶遮挡,指示牌上的文字被挡住了一大半,给不熟悉路况的驾驶员带来了不便。”来自平度的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
根据市民提供的线索,记者近日前往平度市胜利路、扬州路附近实地探访。在靠近扬州路的路口处,一处交通标识牌“埋”在了茂密的枝叶中,只露出了一角。记者仔细辨认发现,指示牌上原本标注了五个路名,由于被树枝遮住,只能勉强看清一个。
“我对胜利路、扬州路的周边路况不太熟悉,手机又快没电了,无法导航”刘女士说道,“指示牌看不清会影响驾驶员的正常识别,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记者走访发现,胜利路与扬州路交叉口附近,一处写有“违停拖车”字样的禁停标志“藏身”在行道树中,记者模拟驾驶高度从多角度观察,由于繁茂的树叶遮挡,很难看清指示牌。
路边标识牌“隐身”让驾驶员心慌,信号灯“失明”则让司机驾车完全失去了规则约束,交通安全“打折”。
近日,家住崂山区的赵先生向本报舆论监督热线反映,崂山区姜哥庄小学门前的姜哥庄路上多处信号灯不亮,影响交通安全。
9月10日,记者实地探访时看到,姜哥庄小学门前,两条无名路与姜哥庄路相接,小学大门在其中一条无名路上,且临近姜哥庄路。为了规范市民和车辆有序通行,路口周边设有3处车辆信号灯、5处人行道信号灯,然而,几处信号灯全部无法正常使用,车辆行驶至此没有停车让行。一位市民告诉记者,这几处信号灯距离学校最近的不过数米,远的也只有十几米,是保障学生和市民出行安全的必备措施,由于信号灯不亮,每次步行至此需格外谨慎。
设置不规范、不便民,指示标志模糊不清或被遮挡,出现故障、破损又没有及时修复种种交通设施缺位问题势必会引来交通规则的“失灵”、交通出行的无序,甚至引发交通事故等连锁反应。这不仅是城市文明的“硬伤”,而且会殃及市民的生命安全。
交通设施缘何频频出现故障、遭遇差评?首先,交通设施点多、线长、面广、种类多,整体设置体量大,而主管部门警力配置多侧重路面交通执法,专责设施维护的人员偏少,致使日常巡护频次偏低、整治周期长。其次,交通设施仅是道路的一部分,周边还配设绿化带、路灯等附属设施。一方面,部门在设置交通设施时未参考路面实际情况,也就会出现“有却不便民”的问题。另一方面,交通部门未与其他设施部门形成联动机制,地面标线、空中标识牌和信号灯出现故障时,市民成了维管的“吹哨人”,问题只能被动解决。
城市美好,离不开交通设施的“美好”。设施“在岗”,规则才能入眼、入脑、入心,人流和车流才能有序流动,城市“大循环”才能保持畅通。相反,设施“隐身”有时会触发交通缓行甚至瘫痪,进而触发蝴蝶效应,大大降低城市“大循环”的效率。因此,相关部门要以“勿以事小而不为”的心理,从管理和技术入手,守护好设施、匹配好规则。
密织管理网络,为交通设施的全生命周期保驾护航。交通设施主管部门理应密织管理网络,在设置之初,从初定方案到落地实施,深入一线实地调研,因地设定、调整设施方位;在设置之后,K1体育 k1体育平台 十年品牌从区市大队至辖区中队,建立设施基本台账,定期梳理故障设施,为阶段性修复设施做好人员、资金安排。此外,设立道路交通设施网格员制度,定期巡视路面,记录设施故障的基本情况,实现对交通设施日巡、日检、日修机制。
强化技术支撑,为交通设施的健康运行体系定期体检。借力5G、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城市交通设施智能化管理水平已成为不少城市的工作实践。交通设施主管部门不妨以“城市云脑”建设为契机,建立“交通设施健康档案”,利用技术手段定时、定期对交通设施进行健康扫描,实时掌握“问题设施”的状况,及时进行修复。以珠海为例,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推出了交通设施智管系统,设置了设施所属区域、设施分类、问题描述、现场照片、整治意见等板块,相关信息实现了网上传输、网上办理、网上追踪。
当然,交通设施点多、面广、问题复杂,仍要发挥市民“吹哨人”作用,做到“市民吹哨、部门报到”。比如说,街道、社区安排人员“兼职”交通设施观察员,随时发现、记录问题设施,并反馈到相关部门,也可以发动社区居民参与其中,定期上报社区,最终由街道统一汇总至辖区中队,用市民的力量守护好身边的交通设施,为城市安全贡献民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