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是城市的“血脉”,建设高质量城市道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是改变城市面貌、惠及民生的重要工程。2023年以来,朝阳区通过大力推进道路建设、交通疏堵、增设停车位等,全方位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智慧、共享、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助力“五宜”朝阳建设,不断提升群众出行安全感和幸福感。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朝阳区聚焦重点区域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密路网建设,让出行更畅通。
北京朝阳站是展示朝阳形象与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重要窗口,朝阳区加快推进朝阳站周边道路建设,为旅客市民提供畅通出行环境。“石佛营东路建成后,去往北京朝阳站接来往旅客方便多了。”出租车司机杨勇说。6月28日正式通车的石佛营东路南起贵竹苑南街,北至姚家园路。此前,从南边前往北京朝阳站的旅客,需要从东西两侧沿姚家园路的匝道盘路进站,现在市民旅客可直接由石佛营东路往北至北京朝阳站。同时,石佛营东路的建成通车,也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便利的出行条件。
作为北京朝阳站配套周边道路,东坝南二街(青年北路至东五环)路段也于6月底实现全线贯通。东坝南二街西起东四环,东至机场第二通道,横跨东坝乡和东风乡,连接了东四环、星火路、东五环、驹子房路、首都机场第二通道等多条南北向主干路,是首都交通道路网线的重要节点和连接线。同时,还能疏散北京朝阳站去往东北部的人流,改善区域交通环境,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快实现北京市整体空间发展战略。
2023年以来,我区已建成7条道路,新开工10条,续建44条。目前,京哈高速公路加宽改造工程、京密快速路、大羊坊路等道路都在加速建设中。
围绕服务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和加快城市化进程,我区还加速推进第四使馆区内道路、东坝北西区配套道路、东苇路等项目审批立项、实施,更好服务沿线的金盏国际合作服务区、东坝片区等出行需求,支持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交通环境不仅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也直接影响居民的幸福感。2023年以来,区交通委从缓堵、治乱、促提升三方面,因地制宜,开展疏通整治,为群众创造畅通、安全、舒适、优美的通行环境。
“疏堵工程能有效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同时完善道路系统功能设施,畅通城市毛细血管,让车流人流通行更有效。”区交通委相关负责人说。劲松东延路通过拓展慢行空间,铺设人行步道,完善标识标牌安装,增设信号灯等,让车辆、非机动车、行人“各行其道”。雅宝路工程则通过拓宽道路、增设落客区等方式,改善附近交通状况。
上学路、就医路,都是和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路”。在医院、学校周边,区交通委着重以交通安全为核心,以慢行优先为理念,营造安全、连续、便捷、舒适的慢行环境,提高对学生、病患等重点人群的保护力度。北京中学二分校,门前道路坑洼不平,上下学高峰时期人流聚集,常常造成交通拥堵。区交通委联合学校和属地街乡对学校门前道路进行了路面重新铺设、施划标识标线、增设违停监控等,还新增了30个车位。北京京城皮肤医院门前私家车、外卖、快递车辆混杂通行,造成医院门前交通秩序混乱。区交通委在整治中,增设人行道和非机动车专用道、出租车落客区等,规范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通行秩序,全面优化了医院的周边道路交通环境。
商圈交通综合整治也是朝阳区交通综合治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三里屯与工体北路交叉路口改造工程,通过拓宽斑马线,整合杆体,完善交通设施,综合提升了该路段的环境品质。在以大人流聚集区为重点的商圈等街区交通综合整治提升中,区交通委通过慢行提升、智能交通科技提升、城市家具提升等综合性、组合拳措施,提升街区品质,营造了良好的交通出行与营商环境。
千方百计掘资源,着力破解停车难。区交通委采取智慧停车、新建立体停车楼等多种举措,缓解群众停车难题,进一步改善区域静态交通环境。
“以前来健身,找车位是个头疼的事,现在停车环境变好了,而且扫码缴费也更加方便。”经常在朝外街道三丰路附近一家健身馆锻炼的李嘉铭说。2023年,区交通委继续深化道路停车改革工作,目前,已在朝外、建外、东坝、南磨房、高碑店等12个街乡共55条道路,先后上线个停车泊位。
从传统停车找车位难、缴费慢等,到寻位停车方便、支持线上缴费,朝阳区在以“小切口”为突破,推动民生服务质量“大提升”的同时,还调动社会资源建设立体停车设施。2023年,我区在东坝郎园station、北京朝阳站南侧七彩商业中心,新建立体停车设施2处,新增机动车停车位884个。“以前特别不方便停车,现在排队两三分钟就能停上车,停车方便了,我几乎每周末都来。”经常来东坝郎园station的摄影爱好者王楠说。
朝阳区还制定《2023年朝阳区交通综合治理行动计划》,明确各街乡因地制宜增加停车位,加强停车设施建设。目前,通过拆除违法建设、利用边角空地等在孙河、东坝、崔各庄等地已挖掘2120个居住区停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