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绵延不断的幕阜山麓郁郁葱葱、满目苍翠。正在建设中的咸(宁)九(江)高速公路宛如一条绿色丝带,徜徉在鄂赣两省之间。
在咸九高速罗成岭隧道口,隧道边、大桥下、路基旁均被青草绿树围护,两侧10多米高的边坡上绿意盎然,一个300多平方米的“口袋公园”已然成型。区别于传统的“先修路后绿化”施工流程,咸九高速边修路边复绿,让工地变公园。
近年来,湖北不断完善绿色交通基础设施、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推进交通运输创新驱动发展,交通运输领域节能减排取得积极成效,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有力贡献。
“绿色是咸九高速的底色,绿色高速公路建设理念贯穿于设计、施工、管养的全生命周期。”湖北交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咸九高速在建设中避免“大开大挖”,将梁场建在路基、高速主线上,节约土地资源,减少占用耕地30多亩。通过将土石方、清表清淤等种植土分类存放,弃方由原计划的43.6万立方米减少至9.6万立方米。
不仅如此,咸九高速公路开挖的路基石也被加工成碎石料,用于回填路基、混凝土搅拌料、预制构件,甚至还成为高标准混凝土的原材料,90多万吨土石方变废为宝,实现“绿色循环”。
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运输装备。近年来,湖北倡导绿色低碳出行,通过资K1 K1体育金、政策等手段,引导市州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车型结构,湖北新能源公交车比例不断提升,推广应用再创新高。2022年度,湖北新增及更换的公交车全部为新能源车辆,新增及更换新能源车率达100%。长江干线鄂州三江港、宜昌秭归港两处LNG加注站建成运营。
推进绿色航道建设。在航道建设中实施生态固滩、生态涵养区等绿色生态航道技术,投入应用一批符合环保要求的新材料新工艺。以荆江航道整治一期为代表的生态环保示范工程已成为长江航运发展的绿色名片。
推动靠港船舶使用岸电。长江航务管理局、湖北省交通运输厅等部门积极推进长江干线运输船舶进入碳排放交易市场,深入推进船舶“零排放”模式,促进纯电、氢燃料、甲醇等新能源动力船产业发展。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开展以船舶电动化、港口岸电建设、港口电气化为主的“电化长江”建设,通过“以电代油”提升船舶和港口电气化水平。截至2022年年底,在长江湖北段建设岸电设施297套,实现了主要港口码头岸电全覆盖。
浩浩长江,奔涌向东。长江荆江段,江阔水清,岸绿景美,满载着货物的轮船川流不息,汽笛声此起彼伏。
荆州港旺港码头机声隆隆,大型龙门吊长臂挥舞,“抓”起轮船上的铁矿石放进货车,再由货车运至荆沙铁路专线上的火车车厢,现场装卸作业秩序井然。
从江苏江阴港驶来的满载矿石的货轮停靠在荆州旺港码头等待卸货,再装火车转铁路驶往陕西汉中。人民网记者 周恬摄
“以前铁路和港口没有打通‘最后一公里’,水转铁、铁转水,都只能望江兴叹!”荆州地方铁路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铁路“朋友圈”越来越大,货物从铁矿石扩大到煤炭、钢铁、化肥、粮食等大宗商品,辐射陕西、甘肃、新疆、湖南、江苏等地,建起了横跨东、中、西部,联接海、江、铁等运输方式的多式联运链条。
6月9日,中欧班列(科克舍套—武汉)首趟回程班列抵汉。该班列满载50个大柜、1300吨大麦,从哈萨克斯坦科克舍套发出,经阿拉山口入境运往武汉,抵达武汉后将直接配送到本地生产企业。作为跨大洲、长距离、大运量、全天候、绿色低碳的中欧班列(武汉),拥有48条国际物流通道,辐射欧亚大陆40个国家、112个城市,初步形成了“联通欧洲、覆盖中亚、衔接日韩、连接东盟”的国际多式联运服务网络,成为国内外贸企业进出口的重要运输通道之一。
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铁路干线,湖北不断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持续推动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积极创建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推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
铁路运量提升。2022年湖北省铁路累计发运物资5155.8万吨,同比增加160万吨,增幅3.2%。
水路货运量快速增长。2022年湖北省港口吞吐量完成5.65亿吨,同比增长15.6%;港口集装箱吞吐量313万标准箱,增长10%。2022年湖北省水路货物运输量5.82亿吨,同比增长22.2%;货运周转量4261.3亿吨公里,同比增长23.9%。
多式联运走在全国前列。湖北省累计创建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8个,数量居全国第一。2022年,湖北省铁水联运完成8.47万标箱,同比增长32.3%。
行驶在双向6车道的鄂州花湖机场高速公路上,流畅而平稳。700多盏智慧路灯根据光线、车辆多少“渐变渐亮”。情报板上自动提醒当日航班信息和车辆行驶本路段次数。在高速公路出站前的匝道处设置有ETC门架交易系统,通行车辆提前预交易,可实现车辆快速抬杆放行,大幅度提高通行效率。
6月13日,湖北省首条智慧高速——花湖机场高速平坦如砥。通车一年多来,该路借助运营“大脑”+安全“云眼”+“自助”通行三大“法宝”,成为亚洲最大的货运机场“公空联运”人流、物流大通道。卢家国摄
作为湖北首条智慧高速,鄂州花湖机场高速13.042公里路段上布设了1.6万个光栅传感器,结合视频、雷达等技术,形成全路“触觉+视觉+探测”多重高效感知神经网。通车一年多来,通行车辆27万台次,其中货车超3万台次,成为亚洲最大的货运机场“公空联运”人流、物流大通道。
截至2022年年底,湖北高速沿线服务区、收费所屋顶和隧道出入口中央隔离带等空地,建成并运营光伏发电站187个,总装机容量达到23兆瓦,发电量1844万千瓦时,全年可替代标准煤5600余吨,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5万吨。
13套绿色岸电桩为靠港船舶提供清洁能源,让港口告别柴油发电机的轰鸣;3辆智能无人驾驶水平运输车通过5G网络通信,实时接收并精准执行运输指令……武汉阳逻港加K1 K1体育快推进传统集装箱码头全智能化转型升级,一个更加绿色智慧的港口跃然眼前。
逐鹿“绿色航运”新赛道,湖北积极构建推动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发展的示范体系。2022年6月,湖北省绿色智能船舶产业联盟成立。同年10月,湖北绿色智能船舶制造业创新中心,经湖北省经信厅认定纳入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计划。今年2月,汉江120TEU(标箱)新能源纯电动集装箱示范船开工建造,比现有的配电系统效率至少提高3%。
智慧公路、智慧港口、智能航运……湖北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形成。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引领未来。放眼荆楚大地,大道康庄、车水马龙,巨轮穿梭、港兴埠盛,人享其行、货畅其流。湖北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交出了一份交通运输领域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