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 十年品牌

这种K1 K1体育病毒爬进大脑只需8小时你一生都无法杀死它|k1体育
K1体育7X24小时服务热线:

020-88888888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新闻动态 行业动态

这种K1 K1体育病毒爬进大脑只需8小时你一生都无法杀死它

发布时间:2023-05-29点击数:

  这种病毒,虽说名字里有“单纯”两个字,可怎么看都不单纯。它从神经元的末端“爬”到细胞体,进入大脑等中枢神经系统,大约只需要 8 小时。

  有一种病毒,在全球 50 岁以下的人类中,37 亿人(67%)都是它的携带者。

  这种病毒叫做1 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它和大多数病毒不同的地方,在于能入侵神经系统。大部分人在被感染后,可能不会有任何症状;但也有少数不幸的人,会因此而致盲,或是患上危及生命的脑炎。

  所以,学界一直十分关注这种病毒的感染机制。科学家们已经知道,这种病毒在入侵细胞后,是靠一些马达蛋白载着它前往细胞核,然后在那里尽情繁衍;但他们并不清楚这些分子马达究竟是如何被病毒操控的。

  如果把人体的一个细胞看作一个城市,市内有各种各样的分子(蛋白质、核酸等),要往来于不同的街区,所以道路和交通工具必不可少。细胞城市里有一种轨道名叫微管,就是许多物质要走的“路”;轨道上跑着一些马达蛋白,就是那些物质要乘坐的“车”。

  轨道对应微管,矿车对应马达蛋白,苦力怕对应马达蛋白传送的货物。(图片来源:adanfime9)

  HSV-1 病毒入侵细胞时,也要借助这套交通设施,从某个不知名的角落跑到市中心:细胞核。只有进入细胞核,HSV-1 病毒才能把自己的遗传物质,混进细胞原本的 DNA 里,让细胞帮忙生产病毒繁殖所需的物质。由此,细胞变成了病毒制造厂,为后续的感染添砖加瓦。

  不过,假如 HSV-1 病毒要感染一个神经元,可能就不像感染其他细胞那样容易。毕竟,神经元有条很长的尾巴叫“轴突”。如果病毒从末端入侵,要先走过长长的微管到达神经元的细胞体,才有机会“一发入核”。

  所以,不是随便什么病毒都有能力攻陷神经系统。不过 HSV-1可以,狂犬病病毒或伪狂犬病病毒也可以,这类病毒就被称作“嗜神经病毒”。科学家很想知道,这样的病毒在利用马达蛋白传送自己的时候,是不是有一些超乎寻常病毒的能力。

  上文提到,细胞里有种轨道叫“微管”。在这轨道上跑运输的马达蛋白有两种,一种叫动力蛋白(dynein),一种叫驱动蛋白(kinesin),病毒抓住它们,便可沿着轨道行进。而在两种马达蛋白中,对嗜神经病毒来说,驱动蛋白有着更特别的意义。

  科学家先用 HSV-1 去感染了人类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假如你想问为什么用上皮细胞,因为比起神经元,上皮细胞直接和外部环境接触,在病毒来袭时常常首当其冲。

  用 HSV-1 病毒感染细胞,左为正常上皮细胞,右为缺乏驱动蛋白的上皮细胞。(图片来源:原论文)

  这第一轮感染的结果是:当正常的上皮细胞被 HSV-1 病毒入侵,病毒的衣壳大部分都留在了细胞核膜上,代表那些病毒已成功进入细胞核;但当细胞里缺乏驱动蛋白的时候,病毒衣壳会大量堆积在细胞质中,也就是说进入细胞核的病毒比较少。

  接下来,就该进行二轮感染了。这次,团队是在上皮细胞里培养 HSV-1 病毒,然后用这些病毒去入侵神经元。其中,一部分病毒是在(自带驱动蛋白的)正常上皮细胞里培养,另一部分病毒则是在缺乏驱动蛋白的上皮细胞里培养。不过,它们要袭击的神经元,都是自带驱动蛋白的。

  既然神经元里已有驱动蛋白,那么两组病毒袭击神经元时,应该都能顺利攻入细胞核才对?

  但二轮感染的结果并非如此。用正常上皮细胞里培养好的病毒去感染神经元,衣壳大部分都在细胞核膜上,表示大量病毒已入核;而在缺乏驱动蛋白的上皮细胞里组装出厂的病毒,能到达神经元的细胞核附近,但攻入核内的却很少。

  也就是说,哪怕进行二轮感染的时候,环境中有驱动蛋白,也无法填补首轮感染时的驱动蛋白缺失。想到这里,科学家们觉得病毒很可能在首轮感染的过程中,就把一些驱动蛋白带出了上皮细胞,留待下轮感染时使用。

  这不止是猜测,研究人员依靠显色实验,证明 HSV-1 病毒的确把上皮细胞中的驱动蛋白带到了细胞外。而在后续感染神经元时,病毒也真的用到了它们:

  具体说来,科学家对上皮细胞中常见的驱动蛋白进行了特殊替换,然后对神经元使用一种药物,能让携带特殊驱动蛋白的病毒在轨道(微管)上动弹不得。结果,在这种上皮细胞中培养的病毒,对神经元的感染能力果然下降,这足以说明病毒对上皮细胞中偷来的驱动蛋白有所依赖,神经元中的驱动蛋白难以取代。

  上方粉色+蓝色弧形为替换后的特殊驱动蛋白,在药物作用下无法在轨道(微管)上继续移动;下方暗黄色为正常驱动蛋白。(图片来源:原论文)

  科学家解释说,HSV-1 病毒在抓住上皮细胞里的驱动蛋白后,会把它同化(assimilate)成自己的一部分,并给它新的用途——原本是替细胞传送货物的蛋白,被“绑架”后就只为病毒服务了。

  研究人员还有一点想不明白,为什么神经元里有驱动蛋白、病毒却偏要“策反”上皮细胞的蛋白来用。不过,能搞清 HSV-1 是如何利用马达蛋白,已经让科学家十分欣喜:

  HSV-1 从神经元的末端到细胞体,大约需要 8 小时,走过神经元长长的轴突时,病毒主要依靠的是动力蛋白;而从神经元的细胞核附近冲入核中,病毒则要靠驱动蛋白,其中还包括从上皮细胞里偷出的驱动蛋白。

  相比之下,许多平平无奇的病毒,准备去往下个细胞的时候,除了自身蛋白之外,几乎不会再带什么额外的东西。如果想感染神经元,可能会显得有些弱小。

  而科学家之所以尤其关心 HSV-1,是因为它们一旦侵入神经系统,就几乎不可能再被消灭。

  唇疱疹,大部分被 HSV-1 感染的患者也未必会经历。(图片来源:BotMultichill)

  虽然,大多数人被 HSV-1 感染后,病毒处在休眠或潜伏状态,没有什么明显症状;但也有一部分人,在周围神经系统被入侵后,会时而出现复发性感染;更有少数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脑或脊髓)被攻陷,甚至受到生命威胁。

  这项新研究的作者之一、美国西北大学的格雷格·史密斯(Greg Smith)教授说:“我们很迫切地需要一种疫苗,来防止 HSV-1 进入神经系统。”而掌握 HSV-1 的感染机制,也算是为疫苗研发打开了新的大门。

  不过在疫苗诞生之前,你可能也想知道,有什么情况能让这种病毒无法感染。最直接的思路是,它需要驱动蛋白帮忙才能攻入细胞核,只要它抓不住驱动蛋白,我们就安全了吧?

  HSV-1 抓取驱动蛋白和动力蛋白,靠的是同一个抓手:pUL36 蛋白。而同为嗜神经病毒的伪狂犬病病毒也有 pUL36 来抓取那两种马达。科学家改变了伪狂犬病病毒的遗传物质,破坏掉 pUL36 与驱动蛋白的结合位点,让病毒只能结合另一种马达。他们发现,这样的病毒完全进不到细胞核里,便无从复制、无从传播了。

  也就是说,环境中缺乏驱动蛋白,只是让 HSV-1 感染力下降些许,但失去驱动蛋白的抓手,则会让它们真正“断子绝孙”,无力攻克任何细胞。K1全站 k1十年品牌K1全站 k1十年品牌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020-88888888

微信咨询
k1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 十年品牌
返回顶部